close




接觸台幹以外的交流圈


其實來到中國工作,一直比較常跟台幹交流這裡的經驗,因為大家都來自台灣,所以話題上還有討論的內容比較有交集,也比較會站在管理階段的角度去看待對公司的利與弊,也可能是因為這樣,在中國工作,除了和自己公司的中國籍員工,要不然就是跟勞動局這類的公家機關有所交集,工作以外的時間都在台灣人的圈子裡...。


最近接觸到一個中國HR的行政聯盟,主要是針對人力資源主管級以上的人的交流聯盟,後來深入了解後才曉得這是一個95%都是『陸幹=大陸籍幹部』參加的聯盟,針對HR的法律、實際管理、教育訓練、風險規避...等很多部份進行有系統的研討,在了解後,其時也掙扎ㄧ下,自己的角色是否適合參加這個研討會?


但是想想應該也要跟這裡的陸幹管理階層多多了解,另外一部份,若是日後要挖強一點的人資主管,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渠道...




幫員工?還是幫公司?


剛好最近HR聯盟開了『勞動爭議與司法解釋』主題研討會,於是我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,去到那裡,大家忙著交換名片,真的全部都是陸籍人士,台灣人只有兩個,但是在這個研討會也學到蠻多東西,也有看到很多形形色色的HR陸級幹部,尤其是到與相關勞動法律師研討案例的時候,大家紛紛提出自己公司的問題,當然我也有提出一些見解,但是除了是參與者身分,另外我覺得自己也蠻像第三者在觀察著這些陸籍的主管...,而大家提出來的問題與其說是公司問題,但從中確可看到很多"角色出發"的差異


A問:『我們公司最低工資未達、醫社保繳納部分、住房公基金沒有、超時工作,請問離職的時候可以一起向公司追討嗎?法律追溯期多久?』


B問:『很多技術幹部沒有責任未交接就離職就不來,沒來的時候依照員工手冊大過開除他正合他意,因為到下間公司工作時就沒有所謂的勞動合同期內雙重任職的問題,請問要如何控管?』


C問:『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』


D問:『........................』


以上舉幾個問題都是來自於不同公司的HR人資主管,但是從問題出發點可清楚感受到:


發言者是站在員工的角度發言?還是站在公司的立場發言?


這也讓我想到與其他廠台幹在聊天時聽到的,他們公司的陸籍法務(公司專門聘請的專職律師)沒有幫公司維持住立場,反而還幫員工寫正式的請求書給公司,到底他是公司請來的、還是員工請的律師,角色自己都搞不清楚....


加上今天來參加聽到一樣是HR主管,但是出發點不同,也不禁讓我思考到~"若今天公司的人事來參加,她的發言會是站在公司的角色?還是員工的角色發言呢?"


 




心得感想


另外,後來在討論到離職員工的風險控制,如何用從勞動關係、保險問題相關去限制員工惡性跳槽、或是沒責任感未交接就不告而別,公司要如何去控制這方面的狀況,大家開始熱烈討論下,直到有位也是台灣來的大哥突然用反向思考講了幾句話,讓大家都沉默了下來,他大意是說到:『HR人力資源必須要學的不是管理,管理是死的,又沒有公式可以套,人資是一門藝術,其中的循環不過就是"選、用、育、留",大家都在思考怎麼要留住員工,怎麼用管理面、制度面去限制員工,但是卻沒去思考當初為什麼會選到那麼不負責的人?怎麼會用這樣的人擔任重要的職位?進來後怎麼沒有好好教育讓他那麼不負責任?如果以上都有做好,為什麼員工都學會了卻留不住?』這些內容的確讓我也深深的思考......(人資真的是門藝術、人與人的相處都不能套用公式了,更何況是帶人~!?)


不過今天也讓我收獲蠻多的,除了對於勞動法與司法解釋的內容有更透徹的認識,也認識到一些經驗豐富也很替公司著想的HR陸幹,或許日後公司在需要挖角的時候~~可以用的上(cc~~)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